【療癒吧!自己來!】

伽耶山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,二十多年來秉持尊重生命、關懷時代為使命,長期從事高齡長者與社會大眾的生命陪伴。受全球疫情影響,我們感受到近日以來台灣社會隱藏的焦慮、甚至是深層的恐懼。

2021年,基金會決定邀請關心此議題的專業人士,拋磚引玉舉辦【療癒吧!自己來!】系列公益講座。講題將聚焦於多數人經歷過的悲傷與失落談起,關懷飽受壓力積累成疾的人們,從認識情緒開始、練習自我療癒與自我陪伴,並且彼此傳遞溫暖問候。

企盼透過講座的舉辦與推廣,在社會上開啟不同面向的討論,對生命失落之議題有明確的認識,然後走向更寬闊的理解與感受,與基金會攜手共同為社會的安頓盡一分心力。同時也誠摯邀請,關注此議題的各界人士,一同響應「用愛陪伴生命」的理念。

透過講座,對身心靈遭遇的悲傷失落經驗有更深更廣的理解;也願意學習自我療癒及自他陪伴之道,運用適當的陪伴,度過情緒不穩定的難關。


【第一場】2021/5/8 「當軟弱無助找上門──如何陪他走一段?」

廖玉蕙 教授
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退休教授,著作五十餘冊,目前專事寫作、演講與評審

生命裡,那些不好說的負能量?負能量一定是不好的嗎?

課業的競爭?父母的期望?同儕之間的壓力以及霸凌等

處在一個可以用盡力氣與生命來愛人的年紀,卻忘了疼愛自己,以致傷痕累累。

週末午後,就在母親節的前夕,伽耶山基金會台灣晚緣,邀請到廖玉蕙教授進行公益講座,一開場廖老師就像老朋友和大家話家常,笑得彎彎的眼睛親切感十足,娓娓細述生命中的陪伴故事……

廖老師回憶小時候,受到委屈回家向媽媽哭訴,卻常被忽略或責罵,那時的老師心想著,自己如果是媽媽一定會怎麼安慰她、給她一個擁抱。或許就是從小渴望陪伴的心,讓教授在往後的生涯中,更能同理被陪伴者的感受與需求。

廖媽媽雖對女兒嚴格卻很熱心助人,耳濡目染下,玉蕙老師笑著說自己彷彿有「吸引人來訴苦」的人格特質,身邊的家人、朋友、學生,從換工作、結婚生子、生理上的病痛,這些難題老師都小心翼翼地承接並溫柔守護著。老師體貼又帶點幽默的個性,面對那些大家崩潰又無力的煩惱,總能全心全意傾聽,幫忙抽絲剝繭,冷靜思考對策,最後再來一句幽默的話語作結,事情瞬間變得好像也沒那麼嚴重。

從故事中看到老師面對每顆受傷的心,可能是靜靜的傾聽、可能是陪著一起破口大罵,可能一起傷心大哭、開心大笑,又可能是冷靜客觀的分析。故事裡的陪伴有好多種樣貌,但是聽得出來每一種都是用盡了全力,那種無私的愛深深讓人感動。陪伴的路上偶爾也會遇到無力、崩潰的時刻,而師丈正是她背後最強而有力的守護者— 是啊…我們都是這樣陪伴著別人也同時被陪伴著。

感謝廖玉蕙老師分享自己豐厚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,好好珍惜生命中每一段緣分。

在每個日常的平凡時刻,勇於表達對身邊人的關心,陪他們走一段路,一起看見生命的美好。


【第二場】2021/10/16 線上講座「多重角色的你,情緒總是上上下下?」

李政達 諮商心理師
任職於怡仁綜合醫院、台北監獄心理治療團體、台北杏語心靈診所、開馨診所。擅長各類型心理健康照護

我們被教育要向上爬、要成功,不可輕易示弱與流淚……但生命經歷何嘗是完美的。

來到中年,家庭事業生活種種使我們得同時扮演很多角色,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?

忙碌與變動中我常會迷失自己,我還能擁有快樂的權利嗎?

因應防疫規定, 諮商心理師李政達老師的講座由實體轉為線上,跨時空的為我們進行了一場療癒之旅。

當我們想解除壓力與低潮的情緒,要先從認識它們開始。老師解說了許多壓力與健康的關係,讓我們了解「短期壓力不可怕,可怕的是長期壓力」,可以從線上測試自己的 壓力指數,如果壓力指數偏高,記得要即時尋求專業的治療。

長期處在壓力的情況下,身體健康容易亮紅燈,如何保持身心愉快是很重要的!研究指出,壓力、焦慮、憂鬱也會影響免疫系統,好心情會促使大腦分泌 多巴胺、腦內啡 等重要激素,而情緒狀態比較好的人,患病時復原的機率會相對提高喔!所以,每個人都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「情緒急救箱」,裡面有著心愛的物品或相片、乃至一段溫暖的文句,因為能迅速安撫與療癒自己,如同OK蹦和紅藥水之於身體外傷。

李老師更鼓勵每個人培養「幽默感」,華人文化裡容易太認真,在較真的狀況下,很多事就變得嚴肅面對。老師以自己的經驗來說,也曾很認真去看待每件事情,一就是一、二就是二、黑白分明。隨著年紀增長,發現有些事可以不用過度在意,就 接納 它原本的樣子。幽默感的來源可以看些脫口秀或即興劇(如 卡米地脫口秀、博恩夜夜秀、勇氣即興、ok的即興劇工作室、微笑角即興劇團)。

成年人在生活、職場、家庭關係中,所面臨的多重角色壓力,其實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去想一想,面對這些壓力時,我的內在需求是什麼?透過探索會發現常常和自己的成長經驗有關。認識自己的狀態、了解情緒的表達、找出你的信念與價值,並重塑觀點,這些都是很重要的。若自己思考不出來不用害怕,老師很鼓勵大家尋求專業資源,藉由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,陪伴你走過一段受苦的經驗。


【第三場】2021/10/30 線上講座「時間會治療一切? ── 面對人生的失落與悲傷」

林綺雲 教授
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/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、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、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,專長於生死教育、悲傷輔導與自殺防治

當對方的離去,我心的某部分也跟著消逝了,那個痛每分每秒都在提醒著我,他已經離去的事實,又老又病的我竟然還活著。

作一個陪伴者,安慰的話語也是需要練習的,

你以為的關心,可曾不經意地再度傷透所愛人的心?

長期耕耘於自殺防治的林綺雲教授,分享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失落與悲傷。「失落」常來自與人事物連結的失去,如:被迫分離、喪親、失業、失戀等。然而「悲傷」,則是身、心、靈的痛苦反應。

綺雲老師問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在自己很難過、掉眼淚時,有人會說「不要哭了」;而男性掉眼淚時,會聽到人們說「你是男生耶!」、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。據統計男性的自殺率高於女性,主因是社會上女性被容許掉眼淚,許多男性則不被允許悲傷,長期壓抑之下累積的情緒更容易爆發。

人在面臨失落、悲傷時,可以做什麼?是要對方不要再哭泣嗎?

我們可以鼓勵對方表達悲傷,迎接眼淚,而非壓抑它。一直以來的教育要我們堅強,但悲傷是健康、本能的反應,可以讓我們學習軟弱,現在我們反而要學習「悲傷」,學習如何掉眼淚。

老師分享K-Ross的理論「悲傷五階段」(Five Stages of Grief),我們可以在各種失落的情境中看見:

● 震驚/否認 →憤怒→ 討價還價→悲傷/憂鬱→接受

令人驚訝的是「憤怒」包含其中,老師提及有時候脾氣不好的人,可能某些環節卡住了,表面上對很多事情不滿意,其實是壓力大到沒有好心情,而憤怒可能是深層悲傷的反應。

想想,我們生活中有父母、手足、學業(同學)、工作(同事)、愛情、婚姻…,這些都包含在「我」之中,隨著年歲經歷,「我」會越來越膨脹、飽滿,然若一場意外發生,原本的我會如何呢?就像有人說「感覺心被掏空了」,當失落發生,豐富的組合不再,原來失去的是「自我」。

老師很認同悲傷輔導專家A.Wolfelt所言「陪伴者要先學會自我照護,才能夠幫助別人」。因為我們也是人,生活中免不了有些情況會影響自己的身心,要記得整理好自己,注意自己的狀態是否OK?綺雲老師在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建造台灣首座【悲傷療癒花園】,歡迎大家親自到【癒花園】走走,給自己一段療癒的旅程。